
ARTCLE
文章詳情
防爆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液壓(攪拌)系統維護知識
編輯:2021-12-06 15:52:41
防爆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工作系統:可以分為攪拌系統和出料系統。
⑴.攪拌系統為閉式系統,由柱塞泵、液壓馬達、控制軟軸等組成。
柱塞泵:變量柱塞泵為緊湊、高功率密度液壓元件。采用平行布置柱塞及滑靴并通過一可傾斜式斜盤改變柱塞沖程進而實現泵排量改變。泵出口油液方向隨斜盤方向變化而變化,從而實現馬達輸出軸正/反轉向切換。
馬達:輸入的高壓油通過柱塞作用在斜盤上。斜盤給柱塞的反作用力的鏡像分力,使缸體產生轉矩。通過輸出軸帶動負載做功。馬達與減速機相連,帶動整個罐體的旋轉。
⑵.出料系統由手動換向閥控制油缸的移動,進而控制罐體蓋口的開關,實現卸料目的。
變量柱塞泵
1.保證油泵安裝支架有足夠的剛度。
2.油泵輸入軸與萬向軸的夾角小于6°。
3.油泵操縱桿加限位,避免損壞操作機構。
4.手動檢查泵的操作桿兩個方向是否靈活復位,排除操作機構運輸、吊裝過程中造成的損壞。
5.油泵輸入軸處做好防護,避免涂裝時將油漆噴到輸入軸軸封處,造成油封磨損漏油
6. 檢查聯接法蘭是否完好。
定量馬達
1.減速機必須安裝在滾筒角度為11°~15°的設備框架上,通過底板的傾斜可達到較小的角度,但必須保證底板與滾筒中心軸間夾角為15°。
2.提供的減速機不帶油,它在使用減速機工作之前,必須給它加油。
3.用油尺檢查液位是否在MIN和MAX刻痕之間,然后把堵頭擰緊。
4.減速機運轉幾分鐘后停機并再次檢查液位。
5.嚴禁吊裝減速機輸出軸位置。
液壓管路
1.確保整潔、無塵的安裝環境。
2. 管子、接頭和油箱等元件必須預沖洗,清洗后必須封口。
3.所有元件在裝配前,仔細檢查,確保無損壞,無污染。
4.正確布置軟管,禁止使用強力作用于液壓系統,避免軟管的扭轉、憋勁、擦傷和磕碰。
5.泵馬達主油口為對開法蘭聯接,裝配時要對稱、均勻擰緊。
6.輔助油口為O型圈密封,嚴禁使用組合墊、生膠帶或密封膠。
7.泄油管路連接必須遵循馬達上泄油口----油泵下泄油口---油泵上泄油口---冷卻器---油箱。
8.安裝泵與馬達進出油口法蘭螺栓要自然旋入。
9. 泵、馬達殼體必須通過泄油管進行加油。
10.新的液壓油也必須經過過濾才能加入系統。
02調試
檢測工具
檢測工具
測壓接頭(規格9/16 -18UNF)
測壓軟管
低壓表(0--10bar)
低壓表(0--60bar)
高壓表 (0--600bar)
真空表 (-1—2bar)
調試過程及注意事項
1.在調試過程中為避免設備傷害維修人員及旁觀者,應確保設備處于狀態或將驅動連接機構鎖定/脫離。
2.斷開泵的輸入控制信號(機械連桿、液控管路、電控插頭等)確保泵處在中位狀態。
3.點動發動機數秒以便主系統內殘留的空氣排出,當補油壓力達到3.5bar,可啟動發動機并保持低怠速下運行至少30秒,以便空氣排出系統。
注意事項:
1.檢查系統管路及接頭是否漏油。
2.是否有吸空異響,檢查是否有進氣,吸油管路通徑,吸油濾芯精度等。
檢查油箱液面
1.當合適的補油壓力建立時(型號代碼所示),可將發動機增至正常工作轉速,進一步將系統空氣排出。
2.關掉發動機,連接好泵的控制機構及工作裝置。重新啟動發動機至正常工作轉速并檢查泵前進/后退工作是否正常。
3.讓系統正反方向交替工作至少5分鐘以便進一步將系統空氣排出及通過回路沖洗將污染物排出系統。
4.注:正反向交替工作時可能發生補油壓力波動,屬正?,F象。
5.檢查油箱液位是否滿足要求,泵可正常使用。
6.待系統在低壓狀態下工作一段時間后,可降壓力增至泵******工作壓力,進一步驗證泵的工作
系統工作參數的檢測及其標準規范
1.油液粘度要求 :12-60 cSt。
2.油液清潔度要求 :ISO 4406-18/ 13。
3.吸油真空度要求 :負 0.3 bar(負10 in / Hg)。
4.殼體回油壓力 :3 bar (40PSI)。
5.補油壓力 :參照元件/ 系統的參數設定 。(20bar)
6.系統工作壓力 :參照元件 / 系統的參數設定 。(380bar)
7.系統工作溫度 :104 攝氏度。
03維護和保養維護與保養
1.更換油液:系統次運行可在工作1000小時更換油液,以后工作每2000小時更換油液。專業人員可定期對油樣進行檢查。
2.更換濾芯:運行100小時候更換,以后每500小時更換,也可根據壓差報警提示來更換濾芯。(不起作用時按照500小時)。
注意事項:
1.平時維護拆卸液壓元件時,必須保證清潔,不得混入雜物帶進液壓系統中。
2.禁止使用麻線,粘膠劑,生料帶作為密封材料。
3.加油時必須使用加油機。
4.設備長時間不工作時,啟動設備前應先給殼體注油,并在空載狀態下工作3-5
04調整方法
變量泵多功能閥的調整方法
一步:用一把合適的呆扳手,擰松外面的鎖緊螺母。
第二步:用一把合適的內六角扳手,調整鎖緊螺帽內的內六角螺釘。
第三步:調整結束后,擰緊鎖緊螺母。
泵的結構大小 | 多功能閥的內六角調節螺栓,調整一圈的壓力 |
055-100 | 90bar(1300psi)per rev |
130-250 | 80bar(1157psi)per rev |
補油壓力的調整方法
一步:用一把合適的呆扳手或活絡扳手擰松(K90)的鎖緊螺母。
第二補油壓力的調整方法步:用13MM的呆扳手或套筒扳手向內或向外調節(K10)至需要的補油壓力即可。
第三步:擰緊(K90)鎖緊螺母。
第四步:補油壓力的調整,不能低于或者等于馬達沖洗閥壓力,建議高于馬達沖洗閥設定壓力2公斤以上。
馬達固定式沖洗溢流閥介紹
1.基本上馬達都會有需要安裝一個適合整個液壓系統需要的沖洗溢流閥。
2.沖洗閥的主要工作職能是:
冷卻整個液壓系統;
帶走系統中的污染物;
可用于平衡泵的補油溢流閥的壓力。
系列現場排故必備工具
1.必須配備9/16-18測壓接頭3個。
2.壓力表:2個500bar左右;1個50bar左右。
3.檢測孔(鑄件上有標識)分別是M1; M2; M3。
4.測壓口安裝工具:1/4內六角扳手,3/4(19MM)外六角呆扳手。
5.多功能閥調整工具:5mm內六角扳手;3/4外六角呆扳手。
6.補油溢流閥調整工具:1/2(13MM)和 27MM外六角呆扳手。
7.準備應急長油管2根。
8.當一個方向不工作時,需交換高壓油管測試。
05故障診斷過程
1.確保合適的補油壓力(20bar)。
2.檢查吸油過濾器是否堵塞;油箱是否有油;補油溢流閥是否卡死。
3.當沒有合適的補油壓力時; 需要將馬達和泵分開,用盲板將泵A,B口堵住,啟車檢查泵是否有補油壓力。如果沒有就是泵的問題,有就是馬達問題。
馬泵問題表現在:補油溢流閥,補油泵。
馬達問題表現在:內部泄露。
3.系統只能在一個方向工作。
4.故障原因:
①泵排量控制模塊,
原因:連桿機構故障;控制阻尼孔堵塞。
解決方法:更換新的排量控制模塊,拆卸清洗阻尼孔。
②高壓溢流閥
現場可交換兩個高壓溢流閥進行檢測。
③馬達沖洗梭閥卡死
拆解清洗馬達沖洗梭閥。
版權所有:山西宏榜誠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 備案號:晉ICP備20006843號-1